笔下库

笔下库>大唐十万里 > 第773章 大唐的稷下学宫投民一念起刹觉天地宽(第1页)

第773章 大唐的稷下学宫投民一念起刹觉天地宽(第1页)

孔颖达心中也是颇为激动。他双手置于膝盖之上,内心竟有一丝皈依之感,这里,虽然不过只是一片普通树林,但,却让他仿佛寻到了心底自己想要去的圣地。“嘶······春秋之时,有学问的人,如孔师等,开始推广私学,讲究有教无类,后来,被后面的诸多夫子效仿。”“到了战国之时,这百年时间,儒家墨家两者为显学,曾大行其道的诸多官学,就像是烧尽了的冷灰,再没有任何活力,而各家各派所崛起的私学却如同燃烧的烈火,并且越来越兴旺。”“田氏齐国自也一样,创立了稷下学宫,允‘不治而议论’,九流十家都在此荟萃,百家争鸣,人才辈出,昔日邹衍、田骈、慎到、荀卿讲学的桃林,被人称之为稷下学宫,名动天下。”“只是可惜,后来秦国征讨,稷下学宫已是不在,那响彻天下的辩论声,探讨声,也再没有出现过了。”“今日今朝,有民学魁首为引,太上皇和陛下亲临,此片树林,难道不就是我大唐的稷下桃林吗?”孔颖达心潮有点澎湃。此言一出,虞世南,盖文达这些儒门夫子,脸色都有些涨红,双拳紧攥,显然,他们在压抑着内心的狂热。没办法,年纪大了,便多喜欢一些形式上的仪式,也更是喜欢一些好听的名头。就好比后世一些领导退休后,却乐此不疲的担任各种协会的会长,主席等等,这就是一个道理。若是能恢复稷下学宫,毫无疑问,这对于儒家而言,是一个不小的助力,同样也是孔颖达他们内心所渴望的东西。稷下学宫,没办法,这个名字对读书人的诱惑力太大了,以至于让孔颖达这些早就名动天下的大儒,也心之向往,想要重现齐地之盛况。这个道理,李世民心里自然也清楚。他看了下李渊。不过,这一次李渊没有再开口,而是微微垂眸,显然,把接下来的事,让给了自己。李世民心中微动,他抿了下嘴角,颔首道:“父皇所言甚是,孔夫子所言也让朕,心之向往啊。”“正如父皇所言,今日诸位尽可畅所欲言,此地,虽没有桃林,但,桃林置于心中,何必在意其他形式?”“不治而议论,田齐桓公创下稷下学宫,有此心胸,更何况于朕也?”“今日,诸公尽管针砭时弊!!!”李世民定下了基调。张楚双眸微凝,说实话,这一点,他倒是真的没有想到,也没有能所预料到。重建稷下学宫?这·······算是误打误撞而产生的意外惊喜?但,不得不说,随着大唐愈发兴盛,长安汇聚各学各派各族,若是能有一处,如同稷下学宫那般的地方,说实话,对大唐,定然是利大于弊!当然,想要推动此事落定的,莫过于孔颖达,虞世南,盖文达等一众夫子了。还都不等李世民的声音彻底落下消散,孔颖达已是兴奋的忍不住了,直言道:“如张夫子所言,秦皇汉武,不可称之为大治,三国乱,晋动荡,南北朝之虐更是令百姓惶恐,人命如草芥,自也不算。”“前隋虽有繁盛之象,可区区数年毁于一旦,当然也不算。”“我大唐,初建不过十数年,可陛下圣明,诸公辛勤,已是有大治之像也!”“更何况,后辈俊秀,层出不穷,更是有张夫子独领风骚,如此,陛下,太上皇,所谓大治,虽此时不算,但,只要君臣一心,齐心协力,指日可待也!”孔颖达喝道。“陛下,此言甚是!”虞世南深吸口气,他也拱了拱手,说道:“陛下初等之时,天下尚有些不平,可数年间,平定突厥心之大患,又平定西北,西南诸部,而后与民休息,天下已有复原之征兆。”“去年间,张夫子为大唐,更是带来了红薯,土豆,又是有筒车,曲辕犁如此农事利器。”“女子,也已经开辟了新的萌芽,成为我大唐大治之巨大助力!诸公兢兢业业,房相如擎天之柱,魏公明察秋毫,赵公守扼天下英才,李公厉兵秣马,秦公孜孜不倦········”“所谓大治,我大唐,已来也!”虞世南兴奋无比,说话间,声音都有些哆嗦。李世民喜不自禁,虽说一直控制自己别笑出声,可嘴角却是忍不住翘起来的。这话,不论是谁听着都心里舒坦,更何况他这个皇帝了。更何况,还是很喜欢面子的皇帝。房玄龄,李靖,长孙无忌,魏征········大家也都是七嘴八舌的开口,都言大唐大治之世即将到来。张楚在旁听着,嘴角抽了抽,心里默默道了一句,这所谓的稷下学宫,倒不像是交流学术的地方了,完全成为了一个马屁场。不过,想想也是,现在已不是春秋战国之时了。那时候,天下动荡,百家争鸣,各国政策多有不同,君主之治也是因人而异,自然,便多了许多辩题,更也多了许多吵闹之事。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,后面更精彩!可后来,当秦一统天下,这稷下学宫便迅速落败,更何况,现在天下比秦时还要稳固,而学说,发展了将近千年,儒学已是彻底的成为显学,就算再辩,又能辩什么呐?但,事在人为。这个地方,这个提议,终归是好的,张楚相信,用不了多少年,学术辩论之事便就会多起来。民学之下,各科各门,争吵的机会,多着呐。渐渐地,声音开始平息,张楚这才重新出声:“正如诸位所说,大治,似是就要到来。”“但,迎接大治,也不是简单的事。千百年来,就算所谓盛世,至多也不过只为天下太平百来年罢了。”“更何况于大治之世乎?”“那么,请问诸位,可曾想过,这问题,出现在什么地方了吗?”张楚目光扫过众人的眼睛,又抛出了一个问题。这个问题,就涉及到了具体建议和所说,顿时,刚才热闹的气氛,荡然一散,所有人的目光,再一次落在了张楚身上。便是李世民,也陷入了沉思。他为天可汗,他为九州之主,他口含天宪,神目如电,一句话,便可让东海之滨掀起狂浪,亦可让岭南之地同时为之欢呼。他想要自己远超秦皇汉武,更是远胜三皇五帝,他内心有口气,想成为天下皇帝之楷模,想要缔造出一个从未出现过的强盛王朝。自然,想要做到这些,今日所言的大治之世,就必将要让它到来!!!也只有如此,才能配得上自己所想要的千古一帝之名,只有如此,才能让自己的光辉永远在苍穹之上,不会黯淡。大唐,定要大治也!!!第一个开口的,仍旧是孔颖达。“想要大治也,定要吏治清明!”孔颖达所说的话虽少,但却让所有人心中一惊。但,细细一想,心中都暗自颔首,正是如此。想要大治,那么就要让直接掌控和间接掌控这天下的官吏,清正廉洁,行光明正大之事!张楚颔首点头,贪污腐败,这是每一个政权都要防备的大敌。“孔夫子所言甚是。”“而且,也不仅仅要要律令严明,约束官吏,更需陛下带头守法,恪守为君之道!”“如此,为天下人做出表率,陛下一人之心,则可调动千万人之心也。”“若是天下人见陛下喜爱纷奢,糜烂至极,自然就会纷纷效仿,但,若是陛下一心为公,贤明于天下田野之间,天下人定也会争相效仿,如此,天下定是会至清至明!”说着,张楚抱拳,冲李世民重重行了一礼:“大唐初定,正如朝阳升起。”“陛下锐意进取,勤勉节俭,虚心纳谏,此乃天下人皆知之事。”“某家虽位卑言轻,但所见之官吏,比如司农寺上下,尽管有些瑕疵,但也大多都是肃然恭俭,莫不敦敬、忠信。”说罢,张楚也望向了房玄龄,魏征,柴绍,李靖等人:“诸公也多是出于其门,入于公门,出于公门,归于其家,不比周,不朋党,兢兢业业,恪守为官之道。”“当然,这是某家自己的眼睛所看,毕竟人的精力有限,不可能全知全能,或许,有暗中串联结党者,可,在陛下威慑之下,不敢冒头,故,今大唐吏治尚且还算清明。”张楚轻声说道。孔颖达颔首,对曰:“然,此乃历朝历代之规律,王朝初创,皇帝威望如日中天,诸公亦然,但,只依靠初创之君臣震慑,又能维持多久?一旦威慑消退,宵小骤出,各大所谓世族门阀抬头,天下大治,定然崩殂之!”孔颖达直言不讳。他现在精神正处于亢奋之处,对于所谓的世族门阀可没有什么好忌惮的。所谓世族门阀,在他眼中,也不过只是土财主暴发户罢了。李世民双眸微凝,他自然懂得张楚和孔颖达的意思。正如张楚所言,现在就算有世族门阀,但,大体上还都是听从朝廷之令,不敢肆意各自为政,可一旦他们这群人离去,大唐,又将走向何处?看来,这世族门阀,拉长了看,终归还是弊大于利,之前想要和世族和平共处的李世民,心里,有些动摇。长孙无忌见此,不由心中微惊,但,抬头看了眼张楚和孔颖达,终归没有说话,辩解。毕竟,世族门阀究竟有什么能力,能影响什么,前朝结局已是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了大家眼前。他咽了口唾沫,只求今日所谓的稷下学宫,赶紧结束。毕竟,此事事关重大,陛下的抉择,绝对不会因为一场讨论,一次开坛,便随便决定,事后,世族门阀只需要展现出自己对王朝,对陛下的些许好处,就能再一次影响陛下的抉择。“想要大治,教化百姓,人人为善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没有欺骗,再无纷争。”一直沉默的玄空,也开口了。他从佛家角度,阐述了大治之法。自然,李淳风也不甘示弱,同样以对道经典籍的高深理解,讲出了自己对大治的想法。,!虞世南双眸一亮,自也从儒学角度,搬出了圣人之训,毕竟,在这一块,儒家是无敌的。裴行俭虽是年幼,但不卑不亢,这个时候,他代表民学站了出来。毕竟,不论是民学医科何兴友,还是说民学民科吕亮黄平,在理论这方面都有欠缺。裴行俭以民为题,以农切入,再具体于筒车,印刷,曲辕犁等物件,道出大治之根本,在于百姓,在于民!张楚不断颔首。李世民,李渊,房玄龄,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是眼眸颇为明亮,从中他们还真学到了不少以往他们不曾注意过的地方。亦或者,他们从不同人口中,得出了不少以其他角度观天下的见解,这些对他们治理天下,处理政事,大有裨益。“是啊。”张楚深吸口气。“人人向善,为大治,忠孝仁义为大治,清静无为为大治,立根于民,为大治。”“但,不论如何,这一切的根脚,就是在于民,在于百姓。”“正如之前所说的那些劝农之文章,他们的落脚虽也是在于民,在于百姓,只是,他们却不懂民,不懂百姓。”“如此,到了现在,便可得出一个结论,那就是,依靠百姓,接近百姓,深入百姓,了解百姓。”“一言以蔽之,便是,从百姓中来,到百姓中去!”“不论是吏治清明与否,还是说教化开明与否,亦或者说是激发百姓向善向佛之心,绝对都不能落在空谈,落在空中,必须必须,真抓实干的,扎根于百姓!”“此,乃基础,也是,基石,也是,吾等学说为何称之为民学的缘故啊。”张楚重重吐了口气,一字一顿的阐述道。从百姓中来,到百姓中去!!!所有人的瞳孔,骤是一圆。李世民嘴唇微干,谁都知道,想要繁盛,就要保持清明,惩处贪腐,严查枉法,但,这人人都知道的问题,却没有人指导,该怎么做!这个问题,李世民平常没少独自揣摩,思索,可,却总感觉脑海中有一团迷雾,困扰于他!但现在,李世民突然惊觉,这句话,似乎是驱散迷雾,寻到根本之法的钥匙。若是天下官吏,都真的做到了这十个字,那么,这天下,岂不是永远都是朗朗乾坤?孔颖达眉角一颤,眉头紧蹙。自己这些天,一直在思索,在考量,如何让儒学重新焕发光彩,浴火重生,蜕变成功,可,千百年儒学之辉煌,无人教过他如何对待儒学式微之事。刚才,那些他们平日引以为傲的劝学文章,也被抨击的体无完肤,这让孔颖达更是焦躁。但,当他心中重复过这句话后,却骤然惊醒,想要让儒学重新崛起,那还不容易么?就是这般啊!!!无他,因为民学就是这么做的,而民学已经验证了这十个字的效果,从百姓中来,到百姓中去,民学依靠此言,犹如烈火燃烧燎原,如此,儒学想要重新崛起,那里还需要费尽心思,绞尽脑汁的思索其他路子?民学,已给他们走出了路啊。跟着民学,深入百姓,便是儒学的浴火之路啊!!!玄空,李淳风心中也都品味着这十个字,一时久久不言。百姓!民!从中来,到里去!若是把自己和百姓捆绑于一起,融合于一起,天下,岂不就是如同大江大河,任由自己遨游,任由佛道遨游么?!!!正所谓,投民一念起,刹觉天地宽!!!“哈哈哈······”一片寂静下,李渊突然仰天长笑:“善,大善!此乃······大治之根本也!!!”:()大唐十万里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www.baquge.cc www.cwzww.com www.9kutxt.com www.shuhuangxs.com www.du8.org

相邻推荐:签到系统砸中我,带飞了我的国  我,最强毒士,胜天半子  万鬼血书:跪求天道送小观主飞升  千山灵俞:我欲成魔  知道我的身份,老丈人破防了  开局道祖境,座下弟子皆是大因果  穿书独美后,高冷世子跪求恩宠  废材逆袭之全职灵师  叫爷,初六爷  招摇过世  大汉与罗马  让你修仙大洋马你见一个爱一个  一纸离婚协议后,我踏上了不归路!  放逐星际  我有个职业面板  穿进诡异修仙文,这炮灰后娘我不当了  宠溺之恋  官场:被贬后,我强大身世曝光  开局嫁绝嗣首长,易孕军嫂又怀了  阎王殿下的小闺女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